2025年9月15日下午 14:00,著名文学评论家、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林先生应邀走进西安翻译学院 10T11 教室,为该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 “对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排行榜的理解与分析” 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毅主持。
讲座开场,主持人张毅副院长首先对王春林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其学术背景与成就。张毅副院长提到,王春林教授不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还曾担任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至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300 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的高度》《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等多部著作,先后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是文学评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同时,张毅副院长强调,此次邀请王教授进校园,旨在为师生搭建与文学名家交流的平台,助力大家深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知,希望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
王春林以其一贯的生动表述,围绕文学排行榜的由来、演变以及20世纪文学大师排座次等重要文学事件,探讨了文学评价机制、排行榜标准与争议等问题。他从文学理论的维度切入,系统梳理了文学排行榜现象的历史源流和社会文化意义,着重分享其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排座次的深刻见解,并由此提出多维度、跨文化的评价体系。王春林认为,文学排行榜作为一种评价机制,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的文学判断,具有主观性与局限性,但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考路径。
最后,李家宝教授作精彩点评,李教授总结提出,就其内容而言,既涉及了丰富的文学范畴,还传达出独立的思想,更对20世纪文学的整体回顾与评价具有启发性。王春林教授通过讲座内容传达出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要多读书,广泛阅读是培养视野和思维的基础;二是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质疑和批判的精神。王春林教授在讲座中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洪志成先生著作的评价,展现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
本次讲座不仅为西译学子提供理解文学排行榜现象的新视角,更促进了关于文学价值评判标准的深层思考,展现出西译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学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