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学院

学生工作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学与传媒学院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笔试面试圆满举行:青春领航,共筑成长新篇

发布者: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09:23  浏览:

西安翻译学院正式印发《西译院办发〔2025〕31号关于落实〈西安翻译学院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学校在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国家“三全育人”要求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此次政策实施紧密对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精神,通过“择优聘任、科学考核、保障待遇”三大核心举措,推动青年教师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新范式。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专任教师兼任辅导员,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充实育人力量,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25年10月29日组织开展了兼职辅导员公开选拔笔试与面试工作。这场历时一天的考核,不仅是一场能力与素养的较量,更是一次教育初心与青年担当的对话。

政策引领:以顶层设计锚定育人方向

《办法》的印发,标志着西安翻译学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文件明确提出“择优聘任、科学考核、保障待遇”三大核心举措,要求兼职辅导员“既站稳教学讲台,又走好学生心台”,实现专任教师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文学与传媒学院高度重视此次选拔工作,将其作为深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契机,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确保选拔工作标准明确、程序规范、责任到位。

学院党委书记李绍先在动员会上强调:“兼职辅导员不是‘临时工’,而是学生成长的‘同行者’、学院育人的‘生力军’。我们必须以《办法》为纲,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业务能力作为核心,把育人成效作为标尺,真正选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

以考促学,夯实理论根基

考试内容紧扣《办法》要求,聚焦辅导员核心职责,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处理”“日常事务管理”四大模块,既考察候选人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政策的掌握程度,也检验其文字表达能力与案例分析水平。 兼职辅导员是连接学院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多维考核,聚焦育人实效

下午面试环节在学院会议室有序展开。此次评审团由学工部部长张祥宇、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兰拉成、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绍先、副院长张毅、院长助理王宁,以及资深辅导员马军宁和李洪福共同组成,通过结构化面试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考察候选人的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工作思路。

以评促建:赋能队伍成长

兼职辅导员队伍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文学与传媒学院不仅注重选拔环节的严谨性,更将通过专题培训、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方式,帮助新任兼职辅导员快速成长,切实发挥其在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此次选拔,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育人热情的青年教师正式加入辅导员队伍。他们中既有学术研究能力突出的“教学骨干”,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知心人”。这支新生的辅导员力量将与专职辅导员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传媒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选拔工作不仅优化了学院辅导员队伍结构,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平台,更彰显了学院落实国家育人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文学与传媒学院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选拔-培养-赋能”的全链条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传媒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未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将继续以政策为指引,以实干为要,为高校育人工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