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院主办的“文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层论坛于12月16日至17日在科技楼三楼会议室举办。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毛巧晖,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土有,苏州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宁,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功振,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杨钊,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燕,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党委书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执行主任孙清朝,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李永平,以及省内和我校有关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王利晓主持,校长崔智林致欢迎辞,崔智林校长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西译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及教育理念,充分肯定了文学与传媒学院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和实践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最后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在本次论坛上围绕“民俗”与“非遗”两个主题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其后,中国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土有、陕西省民俗学学会会长杨钊、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寒冬时节远道而来的嘉宾的欢迎。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民俗”与“非遗”两个关键词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焦点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一、“民俗”和“非遗”的概念边界如何界定?二、如何对日渐式微的民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三、民俗文化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王宁教授结合自己关于江苏地方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表达了自己对目前地方戏形式翻新、思想空洞现状的担忧之外,通过对昆剧中折子戏、串折本和昆剧现代戏这三种艺术形态的分析探讨了昆剧的传承策略。他认为,传统艺术形式诸如昆剧之类需要重构,但必须以遵循其本身的审美原则为前提,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傅功振教授则对当下学术界对“民俗学”和“非遗”两个概念的混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概念缘起、有无实形、行为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区分,并对“非遗学”这个概念提出质疑,体现了对热门概念的冷思考。
毛巧晖教授经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仪式传承人的走访调研,指出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人,能够将地方性知识转化为公共性知识是遴选传承人的重要标准。
郑土有、孙清潮、阎建滨几位专家则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在指出当前民俗文化面临表现形式陈旧、书写文化挤压和受众群体薄弱等问题后,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
论坛接近尾声之际,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院院长王海珺以陕西民间面花为对象,通过展示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面花作品说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机制。最后,他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一众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学者齐聚于白雪皑皑的终南山麓,围绕民俗与传统文化各抒己见,这对我院教师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了解学科前沿的机会,也有助于学院未来的学科建设,今后定会不遗余力地推动类似学术活动的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强调:“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俗和非遗已经成为促进地方资源整合,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这二者既是特定区域文化血脉的赓续,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西译背靠终南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西译成为研究终南文化的主体,而终南文化是陕西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本次“文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层论坛在西译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社会同仁对于西译学术综合能力的认可,也为西译此后系统全面认识终南文化命脉,促进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